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即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 ,图中 点可发生兴奋(写全);
(2)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或 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 个。
(3)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双向的、单向的)。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 (双向的、单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氮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转化示意图。
(1)大气中的氮主要经过 作用还原为NH3,然后被植物利用。土壤中的NH3也可经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后被植物吸收。在 情况下,硝酸盐可被一些细菌最终转化为氮气,返回大气中。
(2)动物摄取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细胞后有3个代谢途径,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
(3)若图中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则图中B是 。若图中的氨基酸是谷氨酸,A是丙氨酸,则②过程接受氨基的糖代谢中间产物是 。若图中的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则称为 。
(4)氮返回土壤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图中⑦产生的 (图中C)进入土壤;二是植物和动物遗体中的含氮物质被土壤中的 形成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利用红外线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小室(容积为1L)中的CO2浓度变化。在甲、乙两个密闭、透明玻璃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3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CO2浓度变化(假设实验期间温度等条件适宜且不变),结果记录于下表:(CO2浓度mg/L)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小室(A植物叶片) | 150 | 110 | 75 | 50 | 35 | 18 | 8 | 8 | 8 | 8 |
乙小室(B植物叶片) | 150 | 113 | 83 | 58 | 50 | 48 | 48 | 48 | 48 | 48 |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的趋势是 。
(2)从记录的结果看,实验的前5分钟,A、B两种植物叶片有机物的积累量之比为 ,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当记录时间在35~45min期间,CO2浓度维持在相同的水平上,其原因是 。
(3)下图为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根据上表数据推测A植物相当于下图中的图 (填“a”或“b”)。其进行光合作用时,在 细胞中形成淀粉。
(4)如果将大小相同、长势相似的A种植物和B种植物一起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它们的生活状态是:A植物 ,B种植物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人们利用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产实际中,人们通过黄色短杆菌的选育培养,大量生产赖氨酸的过程叫 。赖氨酸是黄色短杆菌的 产物。
(2)工业上,用黄色短杆菌生产赖氨酸,培养基属于 (多选)
A.液体培养基 B.半固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3)为了解决生产赖氨酸遇到的问题,科学家采用了 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菌种。
(4)在黄色短杆菌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pH会发生变化,超过最适pH范围以后,会影响黄色短杆菌细胞中的 、 。对此,调节和控制培养基pH的方法有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课题一]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2)取两个100ml洁净的烧杯,编为1、2号,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
(3)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或比较) ,并记录结果。
操作 顺序 | 项目 | 烧杯 | |
1 | 2 | ||
① | 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 20ml | 20ml |
② |
| 2ml | |
③ | 注入蒸馏水 |
| |
④ |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 10min | 10min |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如果是 ,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课题二]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
(1)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 ,并说明理由: 。
(2)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 ,以减少实验误差。
(3)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 ,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宜pH=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对植物a→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
B.图中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C.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D.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在动物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单个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
A.a阶段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阶段细胞数目不变
C.c阶段发生细胞融合 D.d阶段没有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密闭小室(容积为1L)中的CO2浓度变化。在两个密闭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进行测量,根据结果绘制草图如下,据此推测
A.甲植物可能属于C4植物
B.乙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内有正常叶绿体
C.乙植物更适于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D.甲植物叶片内具有由两圈维管束鞘细胞围成的花环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部分物质代谢的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可发生在肝脏细胞中
B.通过②④过程,葡萄糖和脂肪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C.若X代表丙酮酸,葡萄糖中的氧经过②,③过程转移给水
D.葡萄糖和脂肪经代谢形成N,再经⑤形成的氨基酸能构成人体所需的全部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