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人类的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 染色体上 性遗传。若该病为镰刀形细胞贫血病,则致病基因的根本来源是 。该病能否通过显微镜检测 (答能或不能)。
(2)写出I1 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卵细胞的类型: 。
(3) 写出III10的基因型: 。III9的体内是否有不含致病基因的体细胞 。(答有或无)
(4)若III8与III11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子女的概率为 。若III8与人群中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已知正常男性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00,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 。因此,应禁止 结婚,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
(5)II6与III9、III10、III11(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年龄差距分别是25、31、43岁,据此,你认为,预防遗传病的一个有效措施是( )
A.适龄生育 B.基因诊断 C.色体分析 D.B超检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温室中某种C3植物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在24小时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是_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②在24小时内,植物内积累有机物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③在一天内,植物积累有机物量等于__________.(用图形面积表示,如SOABC)
④一天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含量最高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时刻.此时,如果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既可提高光合产量,又可降低C5含量.分别于E、G两点对应的时刻,取该植物相同部位的叶片制切片,经碘液染色,观察叶肉细胞的颜色.上述操作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经改进,实验结果是E点比G点颜色__________(深、浅)。
⑤让光照下的玉米植株处在含适宜浓度的14CO2的环境中,14C在C3、C4、C5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用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果蔬菜大棚所利用的薄膜为绿色,则影响①过程,原因是__ _ ;如果将蔬菜大棚与家畜的圈栏相通,有利于_ __ 过程的进行(填数字)。
(2)如果突然停止光照,_ ___过程(填数字)马上停止,但②过程并非立刻停止,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①一④过程都有能量代谢,其中伴随ATP水解的过程是_ _(填数字),能将大部分能量转变成热能的过程是 _ _ (填数字)。
(4)夜晚适当降低温度能提高蔬菜产量,主要是影响了过程 _ ___(填数字)。
(5)若该植物为马铃薯,在较长时间被水淹时,其块茎细胞内的葡萄糖提供能量的途径为(用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 _________。
Ⅱ、玉米抗旱性能与其细胞液浓度密切相关,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设计出
以下实验用于田间快速测定玉米组织的细胞液浓度。方法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取若干只试管,分为A、B两组,编号为A1—An,B1—Bn,A、B两组相应编号的试管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②在B组蔗糖液中加入极微量的亚甲基蓝溶液,使液体呈蓝色(亚甲基蓝溶液不影响生命活动,也不改变溶液的渗透压)。
③将待测定的组织(如一定面积的叶片)分别投入B组蔗糖液中,一段时间后,用移液管吸取少量B组蓝色液滴,轻轻放入A 组相应编号的溶液中,观察蓝色液滴的运动情况。
(1)完成下列结果的分析:
a如果蓝色液滴在相应编号A 管中上升,说明B管中液体密度减小,B管中组织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该蔗糖液浓度。
b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已知H抗原是ABO血型的基本分子,等位基因H、h及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控制ABO血型(IA对i为显性、IB对i为显性、IA与IB为共显性,基因型为ii的人表现为O型血),形成过程如下图。其中基因H、h和IA、IB、i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基因H通过控制催化前体物质合成H抗原的_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ABO血型。
(2)下图是一个孟买型个体的家族系谱及相关血型,其中4号个体为孟买型。
①4号个体的h基因来自______________,l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孟买型在该地区出现的概率为1/1000 000,则6号个体与一位血型为非孟买型的男性结婚生育,预期生出一个孟买型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 。
Ⅱ.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
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
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
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右图生化途径产生的:基因D、R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r无此功能,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将F2各表现型的叶片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1)亲本中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 ,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
(2)品种Ⅱ叶肉细胞中缺乏__________酶,品种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品种Ⅳ的叶片提取液产氰? 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F1植株的花药中出现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两个突变品种DdRR和DDRr(种子),请用文字简述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无氰品种ddrr(植株)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江苏)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广东A卷多选)《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广东理科基础).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_____________分子或结构中(多选)。
A.核糖 B.ATP C.核糖体 D.核膜
(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_____________。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_____________ 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较高。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
据图回答:
① 植酸酶________________(Ⅰ/Ⅱ)属于分泌蛋白。
② 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右图为测定结果。
图中的自变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
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5)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
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据图回答:
① 图中基因组文库__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
② B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A、C过程中__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③ 目的基因Ⅰ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获得的转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形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
采用上图育种过程,需从_______________代开始筛选,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选留植株多代自交,经筛选可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广东A卷)(8分)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 幼苗。
(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 ;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 。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 ,获得纯合 ,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 杂交,如果 ,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自交,若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理综1卷)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 B.3/8 C.1/16 D.3/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