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②③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就可获得胚状体 D.③→④过程指植物的生长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958年,科学家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关于这一科学事实,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②此种生殖产生的后代有广泛的变异
③韧皮部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加数目 ④此种生殖产生的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
A.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番茄地里发现一株异常番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了获得大量稳定遗传的幼苗,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基因工程 B.杂交育种 C.植物组织培养 D.诱变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基因治疗是指( )
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日本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分别在2007年11月宣布:他们借助具有逆转录酶的病毒为运载体,把4种基因注入人的皮肤细胞。经过培养,这些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此过程不需要发生( )
A.细胞分裂 B.脱分化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D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若已知细菌D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入细菌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运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是( )
A.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繁殖的细胞
B.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细菌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都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C.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育基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育基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目前科学家把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在大肠杆菌中合成了兔子的血红蛋白。下列所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 ( )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兔子血红蛋白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都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兔子与大肠杆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频发禽流感疫情,尤其是H5N1亚型禽流感具有高致病性,科研人员现已获得相应的抗体,其中一多肽链片段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相应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由该多肽链人工合成的相应DNA片段为右所示: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DNA片段可能取自禽流感病毒的质粒
B.在基因工程中,限制酶作用于①处,DNA连接酶作用于②处
C.该DNA片段转录的模板是β链
D.若该DNA片段最右侧碱基对T∥A被G∥C替换,则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0处;限制性内切酶B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3处;限制性内切酶C的切点未知。但C单独切或与A或与B同时切的结果如下表,请确定C在该环状DNA分子的切点应位于图中的哪处( )
C单独切 | 长度为0.8和0.2的两个片段 |
C与A同时切 | 长度为2个0.2和1个0.6的片段 |
C与B同时切 | 长度为2个0.1和1个0.8的片段 |
A.0.2和0.4处 B.0.4和0.6处 C.0.5和0.7处 D.0.6和0.9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基因载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与目的基因结合后,实质上就是一个重组DNA分子
B.对某种限制酶而言,最好只有一个切点,但还要有其他多种限制酶的切点
C.基因工程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对其进行切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