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右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PCNA经核糖体合成,可能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C.PCNA可能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D.肝癌病人体内的PCNA可能含量较正常人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某学生小组做出的一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现象,请根据此实验信息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小组可能是在探究酸碱度对酶的活性影响课题
B.该小组同学可能是探究酶E的最适宜的PH课题
C.根据此实验结果,该酶E极可能是胃蛋白酶
D.此实验也可不用蛋清小管,直接用蛋清溶液,通过双缩脲试剂根据紫色消退的情况开展相同的课题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
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所致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
D.若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班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
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一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Fe3+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究结果
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C.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D.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的最适宜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不一定是细胞质基质
B. 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不是酶
C. 该过程中不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转运每种氨基酸工具不一定有多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 0(黑暗) | a | b | c | d | e |
白瓶溶氧量mg/L | 3 | 10 | 16 | 24 | 30 | 30 |
黑瓶溶氧量mg/L | 3 | 3 | 3 | 3 | 3 | 3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21mg/L•24 h
B.光照强度至少为b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C. 当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D. 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内的C3和C5的含量变化分别为减少、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室内溶液浓度为2mol/L,B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C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实验开始后,P1、P2分别如何移动?最终分别移动到什么刻度上停止?( )
A.P1向右、P2不动;8、12刻度处
B.P1向右、P2向右;7、12刻度处;
C.P1向右、P2向右;7、11.5刻度处
D.P1向右、P2不动;8、11.5刻度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右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1和5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若该细胞核内的4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内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
B.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C.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D.各种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来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