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溶胶的一侧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而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结构可利用ATP,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吸收K+和排出Na+是主动转运过程
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细胞利用1molATP可吸收2molK+,同时排出3molNa+
D.这一过程可能与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极化状态时,钠离子浓度②比①高
B.去极化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①侧到②侧
C.复极化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②侧到①侧
D.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2)图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3)图中表示a、b二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组合是
①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部分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DNA,D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完整细胞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③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④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利用细胞杂交可以对基因进行定位。现有三种人—鼠杂交的细胞系X、Y、Z,各细胞系内含有的人染色体如下表(“+”有,“—”无)。同时测定各细胞系中,人体不同染色体上所具有的a、b、c、d四种特征酶的活性。结果是:①细胞系X 中有a、c、d酶活性;②三个细胞系均有c酶活性;③Y细胞系有b酶活性;④Z细胞系有b、d酶活性。若人基因的作用不受鼠基因影响,则控制a、b、c、d酶合成的基因依次位于人的第几号染色体上
细胞系 | 人染色体编号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细胞系X | + | + | + | + | — | — | — |
细胞系Y | + | + | — | — | + | — | — |
细胞系Z | + | — | + | — | + | — | + |
A.4号、5号、2号、7号 B.4号、5号、1号、3号
C.3号、4号、6号、2号 D.6号、5号、7号、4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中,所指的化学键形成或断裂有关的酶是
①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②DNA连接酶 ③DNA聚合酶 ④RNA聚合酶 ⑤解旋酶 ⑥DNA水解酶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为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靶向”技术先将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再将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Ⅱ常采用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及与步骤Ⅰ相同的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
B.第Ⅲ步操作后,还需经过筛选目的基因成功转移的胚胎干细胞过程,才能将该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囊胚中
C.上述过程中收集的ES细胞来源于囊胚的滋养层部位。
D.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其根本原因是细胞核中含有一整套的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所识别的DNA分子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粘性末端):
限制酶1:——↓GATC—— 限制酶2:——CATG↓——
限制酶3:——G↓GATCC—— 限制酶4:——CCGC↓GG——
请指出下列哪组表达正确
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和2切出的DNA片段可通过DNA连接酶拼接
B. 在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同时还需要解旋酶
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 2 4识别的序列都是由4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D.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和3剪出的粘性末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