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 )
A.磷脂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磷脂和多糖 D.单链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上午8时和10时的两个特定时刻测定某植物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细胞最可能是 ( )
A.形成层细胞 B.叶肉细胞
C.根尖细胞 D.果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某校某班同学在“生物技术实践”课中进行的实验,请回答:
(1)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________。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
(2)某一同学运用PCR技术,准备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一个DNA分子进行体外扩增。他往扩增仪中加入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此外还应加入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体外扩增过程包括了三个连续的步骤分别是变性、______和________。
(3)还有同学将大肠杆菌破碎并提取得到大肠杆菌蛋白质,一同学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的形状等。而另一位同学则利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下图),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待蛋白质接近色柱底端时,用试管连续收集流出液。先收集到的蛋白质与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的区别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这四种条件分别是:?
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毒害物质积累?
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毒害物质积累 ?
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菌株,新菌株能利用原有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
以下哪一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1、2、3、4正确配对( )? http://wx.jtyjy.com/
A.W X Y Z B.X Y Z W?
C.Y Z W X D.Y X Z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步骤如下:
①分别从S型菌落中提取DNA、蛋白质、多糖等成分;
②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分为若干组,将不同提取物分别加人各组培养基上;
③将R型菌落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
④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问题:
(1)实验者设计1组的目的是 。
(2)请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3)该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细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抗菌素对细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细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菌素对细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细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细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囊性纤维病是由于有的细胞中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异常,影响了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使这些离子在细胞外积累过多造成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不可能是遗传所致
B.题干中的“某种蛋白质”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C.蛋白质结构异常只影响主动运输
D.在正常人体内这些离子能自由进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