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
A.4和9 B.4和32
C.8和27 D.16和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B.是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合成的?
C.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D.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CO2
C.胰岛素 D.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植物幼茎中,为什么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可能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合成较背光侧少,二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较背光侧快,三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有人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然后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其中c和d用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将胚芽鞘分割。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琼脂块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所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1)将a、b、c、d 4组进行比较,可以说明什么?
(2)要达到实验的目的,仅有上述的4组实验是不够的,至少还应增加两组实验。请模仿上图,在下面方框内画出简图表示所增加两组实验e和f的步骤。
(3)如果所增加的e和f两组实验结果为
,
则可得出“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背光侧的分布比向光侧的要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的缘故”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雄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四分体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含A、a基因的部位发生了交叉互换。该细胞以后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
A.1种 B.2种
C.4种 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克里克得出3个碱基可以排列成1个遗传密码的实验结论后,科学家们开始探索一个特定的遗传密码所对应的特定的氨基酸究竟是哪一个。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在每一个试管中加入一种氨基酸,再加入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在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如下图请回答。
(1)实验中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提取液为该实验具体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所用的细胞提取液需除去DNA和mRN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确保实验结论的科学性,需设计对照实验。本题目所给实验中,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想知道更多氨基酸的密码子,你如何改变上述实验?
(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所用的细胞提取液可以用大肠杆菌制备。请简述制备方法:
①对大肠杆菌进行振荡裂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上述操作,得到了除去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大肠杆菌中mRNA约在30~60分钟内自行分解,因此操作中可不考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江苏卷32.(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l0 g。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一20℃条件下保存24 h。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人研钵中,各加入l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两层纱布过滤.
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人10mL滤液,再加人20 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
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
材料保存温度 | 花菜 | 辣椒 | 蒜黄 |
20℃ | ++ | + | +++ |
—20℃ | +++ | ++ | ++++ |
(注:“+”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 。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 。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1: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
结论2: 。
②针对结论I.请提出合理的解释: 。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 。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的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可能失明,在此类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对此现象推导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机体的过敏反应
B.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球的晶状体蛋白不进入血液
C.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就可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就能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