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基因型为AaBb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用秋仙素处理后的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A.1种,全部 B.2种,3∶1
C.4种,1∶1∶1∶1 D.4种,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科学家常常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来诱导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以便能获得大量的突变类型,使人们能从生化的角度在分子水平上对它们进行遗传分析,其α、β、γ射线、紫外线等为物理诱变因素;亚硝胺、乙酸亚胺、乙二胺、四乙酸等为化学诱变因素。根据上述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对基因突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由于人们可以定向诱导突变性状,诱变育种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B.诱变育种能直接产生新性状,大幅度地改良性状
C.基因突变具有广泛性、随机性
D.突变频率低且突变性状一般有害,少数有利
(2)电离辐射诱导生物基因突变时,细胞中吸收辐射能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细胞中物质的吸收峰值,可知紫外线(λ =2 700A)在诱导突变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物质是__________。
A.核酸
B.水
C.脂肪
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鲫鱼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其后代活下来的却很少,这种现象可以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哪种观点来解释(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C.遗传和变异 D.被捕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 ℃的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________,A、B种子释放CO2的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最可能是 ( )
A.受精卵 B.八细胞胚 C.囊胚 D.原肠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若“P-Q”表示P一定能推理得出Q,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
A .P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Q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P表示生物发生了进化,Q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P表示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Q表示该生物性状改变
D.P表示母亲是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Q表示儿子患该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图2中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角度看,信号在图2所示结构的传递过程中,信号形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图2所示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决定了图1中的效应器的兴奋无法向感受器传导。
(2)若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但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使效应器不做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
(3)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4)如果病毒感染使得B所在的区域受到破坏,则该病人的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5)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与图2中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说话和吞咽困难,最后因呼吸障碍而死亡。这种疾病属于哪种免疫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