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豌豆子叶的黄色(Y)、种子的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F1表现型如右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正、负或零)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______向内扩散更容易。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 。
(4)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5)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是 (多选)
A.K+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B.Na+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转运入膜外 D.Na+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 )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B.根据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用台盼蓝会使活细胞染成蓝色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直接进行信息交流
D.癌细胞的细胞膜发变化,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蛋白减少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模板 | 原 料 | 产物 | 过 程 |
A | DNA | 脱氧核苷酸 | DNA | DNA复制 |
B | DNA | 核糖核苷酸 | RNA | 转录 |
C | RNA | 核糖核苷酸 | RNA | RNA复制 |
D | RNA | 核糖核苷酸 | DNA | 逆转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 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2)要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应采用途径 ,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
(3)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品种C的基因型是 .
(4)品种C与B是否为同一个物种 ,原因是 。
(5)途径4依据的原理是 ,此途径与杂交育种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刺激后( )
A.在下丘脑部位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
B.垂体后叶产生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在下丘脑的调节下,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男患有色盲和血友病。经调查发现,其父色盲,祖父患血友病;其母及外祖父均正常。祖母与外祖母已故,无法调查。你认为这位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和组织,最能表明一个真核细胞特殊功能的是( )
A.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B.细胞膜的结构
C.细胞核的大小和数量 D.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酶的研究,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斯巴兰札尼证明鸟胃里有化学变化 ②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胃蛋白酶 ③人们认为鸟胃里无化学变化 ④科学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⑤科学家认为,酶是活细胞里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少数酶是RNA
A.①②③ = 4 \* GB3 = 5 \* GB3 = 3 \* GB3 = 1 \* GB3 = 2 \* GB3 = 4 \* GB3 = 5 \* GB3 = 1 \* GB3 = 2 \* GB3 ② = 4 \* GB3 ④ = 3 \* GB3 ③ = 5 \* GB3 ⑤ D. = 3 \* GB3 ③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5 \* GB3 ⑤ = 4 \* GB3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