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水量较高
C.越冬植物的细胞自由水含量一般较高
D.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片动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那么,下列哪项与之不相符(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一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________性基因,基因型为________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调查发现在人群中每1000000人中有一个严重患者,那么正常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
(3)由图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二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为避免生下患这两种病的孩子,Ⅱ8必需进行的产前诊断方法是________。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患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孩子,其最可能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 、 。
(3)在T1一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 和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现有一种植物幼苗,为了探究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将其直立生长的胚芽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并用单侧光照射,如图所示。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 )
①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②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④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
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如下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
C.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的能量为50a
D.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③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④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一生物有4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
A.1∶1 B.1∶2
C.1∶3 D.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