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酶合成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先天性代谢差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患者毛发和肤色浅,血液中苯丙氨酸含量高,但酪氨酸的含量低,据图1分析,这是因为控制酶________(填序号)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缘故。对病人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位点不止一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会损害大脑,而苯丙氨酸又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所以患者必须采取________(高/低/无)苯丙氨酸饮食。
(2)通过对苯丙酮尿症家族的________,绘出图2。对图谱中________(个体)的分析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Ⅵ-2理论上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但她在妊娠时,其血液中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会对基因型是________的胎儿均造成大脑发育的损伤。通过对该家庭发病率及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可知,________会导致该病发病率大大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学校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培养了一批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并以这些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请根据下列具体实验情况回答相关问题:
(1)取3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A、B两组放到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随后又对两组幼苗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A组添加高浓度的KNO3溶液;B组注射“呼吸阻断剂”。A组植株根尖成熟区细胞可能发生 现象;B组植株对K+的吸收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数量不等的大豆植株幼苗随机移栽到 5 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地块,每一地块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
地块号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地块植株数 | 20 | 40 | 60 | 80 | 100 |
荚果数/植株数 | 8.3 | 6.8 | 3.9 | 2.7 | 2.1 |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 3.0 | 2.9 | 3.2 | 2.9 | 3.0 |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解释“地块植株数”、“荚果数/植株数”两个统计项目中数据产生变化的原因 。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③如果要全面调查了解5 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
(3)取5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种植于不同的地块中。一段时间后,甲组叶片出现发黄现象,乙组叶片生长正常。为了查明原因,同学们运用课本中的相关实验进行了探究,最后证明:甲组叶片发黄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减少所致。请你根据下列要求,把同学们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①实验原理:略
②实验步骤:(简要叙述操作过程即可)
a选取甲组适量发黄叶片、乙组相同部位相同质量的正常叶片;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是常染色体
B.在雌果蝇中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
C.雄果蝇中的性染色体是异型的
D.在果蝇体细胞中各对染色体都含有各自的等位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代谢过程,图中①~⑦代表各种物质。有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在有光的条件下,图中物质⑥可由⑤分解而来
B.图中④代表的是细胞生命活动可直接利用的一种能源物质
C.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中①→②→①的循
环仍可进行
D.进入相应结构的物质⑦中可能包含有图中的物质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发酵法生产酒精后的废液(pH 4.3)含有大量有机物,可用于培养、获得白地霉菌体,生产高蛋白饲料。培养、制取白地霉菌体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过程中培养白地霉的培养基是 ,培养基定量分装前,先调节 ,分装后用棉塞封瓶口,最后 处理。
(2)图中①过程称为 ,从甲到丁的培养过程是为了 。白地霉的代谢类型为 。
(3)为确定菌体产量,图中②操作之前,应先称量 的质量。过滤后需反复烘干称量,直至 。所获菌体干重等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