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只能发生在多细胞生物体内
B.分化的细胞仍然保持全能性,但受到抑制
C.受精卵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全能性不受抑制
D.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在生物体内是不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人体内等位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着等位基因的分离现象
B.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等位基因
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引起人体产生等位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肾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 萝卜(2n=18)的根形由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相同
B.控制萝卜根形的两对等位基因不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萝卜的一个染色体组含9条染色体
D.F2圆形块根萝卜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杂合体占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一表示某种膜结构以及物质进出膜方式,图二表示某细胞在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几种生物膜的面积。请据图回答:
(1)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图一相比,含量较少的是[ ] 。
(2)若图一为红细胞膜,则图中箭头[ ]表示钾离子的吸收过程。
(3)若图一是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C代表的激素 将会增多,促进物质E转化为物质F,F最可能是 。
(4)若图一是神经元细胞,则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
(5)请在图二中画出细胞在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后这几种生物膜的面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一生物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及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能是( )?
A.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B.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C.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
D.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胚胎分割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的原因是( )
A.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B.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C.确保胚胎发育后期营养物质的供应
D.防止分割而来的两个体性状差异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同位素的发现为探明许多生命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用18O标记二氧化碳,使其参与光合作用,再经有氧呼吸,则18O转移的途径是
A.C18O2→(CH218O)→H218O
B.C18O2→(CH218O)→C18O2
C.C18O2→18O2 → H218O
D.C18O2→18O2 → H218O
(2)如果用含15N的蛋白质饲料饲养体内不含15N的大白鼠,较长一段时间后,从大白鼠的组织中分离出下列物质,其中含有15N的是(多选)
A.脂肪酸 B.淀粉酶 C.肌糖原 D.生长激素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的部分过程如下:
① 简要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② 以上实验的最后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现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植物愈伤组织细胞,动物组织细胞,大肠杆菌及其他必需的器材。请从中选取所需材料,写出实现实验第一步操作的详细步骤。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男子既是色盲又有毛耳(毛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这个男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及毛耳基因的存在情况是( )
A.在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
B.在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一个毛耳基因
C.在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
D.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毛耳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水少;另外,4月无锡气温都在20℃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水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不管是绿藻还是蓝藻,从代谢类型看,都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都是 。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人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人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 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 滤除水样中全部蓝澡,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A组(原始水样) | 0.2 | 0.3 | 0.3 | l | 10 | 10 | 7 | 7 | 6.5 |
B组(添加N) | 1 | 1.5 | 2 | 2.5 | 20 | 19 | 18 | 17 | 18 |
C组(添加P) | 8 | 9 | 9.5 | 10 | 11 | 9.5 | 7.5 | 7.5 | 7 |
D组(无添加) | 0.2 | 0.2 | 0.3 | l | 10 | 9 | 7 | 7 | 6.5 |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和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