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研究证明,少数真菌可引起粮食、食品和饲料等霉变,人或动物误食真菌毒素,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呕吐、腹胀和腹泻等症状。真菌的细胞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相似( )
A.大肠杆菌
B.艾滋病病毒
C.草履虫
D.肝炎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极可能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B.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糖尿病人的尿液与班氏糖定性试剂水浴煮沸会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正确的思路,可以避免少走弯路。下列做法符合科学探究要求的是( )
①查阅大量的参与文献 ②了解别人的成功经验 ③分析别人失败的原因 ④依靠集体的力量通力合作 ⑤采用最先进的实验仪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一句,错误的说法是
A.废弃的古道和城池发生着群落的次生演替
B.废弃的古道和城池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C.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方向
D.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花粉植株产生途径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方框填写所缺内容。
(2)花粉植株能否诱导成功,与材料的选择密切相关。
①选择的材料应符合下列哪些条件________。
A.初花期花粉 B.晚花期花粉 C.完全未开放花粉
D.完全开放花粉 E.单核居中期花粉 F.单核靠边期花粉
②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粉植株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图示整个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
(4)若分别用某被子植物(染色体数为2n)的茎尖细胞、花粉和子房壁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步骤一:用胰蛋白酶处理新鲜肝脏,使其分散成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C6H1206的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采用正确方法,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基质,分别装在标号为l、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象:1、2两支试管均变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乙: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给你如下试剂: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1和试管2中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等量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
步骤四: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A试管出现浑浊,B试管不出现浑浊。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象:A.B两支试管都出现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