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233  27241  27247  27251  27257  27259  27263  27269  27271  27277  27283  27287  27289  27293  27299  27301  27307  27311  27313  27317  27319  27323  27325  27327  27328  27329  27331  27332  27333  27335  27337  27341  27343  27347  27349  27353  27359  27361  27367  27371  27373  27377  27383  27389  27391  27397  27401  27403  27409  27413  27419  2742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磷酸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  )

A.外膜        B.内膜       C.基粒          D.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原始生命出现以后,下列哪项最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  )

A.光合作用→厌氧呼吸→有氧呼吸

B.厌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厌氧呼吸

D.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酸上的不同点只体现在②方面

B.如果要构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双链DNA分子含有碱基1000个,已知其中20%是胞嘧啶,则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

A.200   B.250    C.300   D.5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如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的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________。

(3)图丁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增大,B点往________方向移;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μmol/(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________μmol/(m2·s)。

(4)图丁中曲线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丙中由②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________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随后发生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6)如果给黑藻培养液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黑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CO2就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要想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  )

(A)环境条件的变化         (B)基因频率的变化

(C)自然选择起的作用        (D)生存斗争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人体两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A图的结构特点是         发达,使该细胞      功能较强.

(2)B图的细胞结构特点

             发达,使该细胞具有较强的      

        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最后流出

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

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  )

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