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246  27254  27260  27264  27270  27272  27276  27282  27284  27290  27296  27300  27302  27306  27312  27314  27320  27324  27326  27330  27332  27336  27338  27340  27341  27342  27344  27345  27346  27348  27350  27354  27356  27360  27362  27366  27372  27374  27380  27384  27386  27390  27396  27402  27404  27410  27414  27416  27422  27426  27432  27440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就能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猴的毛色棕色对白色为显性。我国最近捕到一只白色雄猴,要想在短期内利用这只雄白猴繁殖更多的白猴以满足科研需要,最佳方案是( )

A.让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再用F1互交产生白猴

B.让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F1即可产生白猴

C.让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在F1中选出棕雌猴与雄白猴交配产生白猴

D.让白雌猴与棕雄猴交配,F1即可产生白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

“—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子表: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A、CCC、CCU、CCG;苏氨酸:ACU、ACC、ACA、ACG;甘氨酸:GGU、GGA、GGG、GGC;缬氨酸:GUU、GUC、GUA、GUG。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这段多肽链中有4个“—CO—HN—”的结构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因素适宜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进行实验所得到的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盐度约为0.5mol/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盐度小于0.5mol/L时,甲蟹调节血液浓度的能力最强

B.对血液浓度调节能力最强的是乙

C.能够生活在淡水中的是乙

D.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A.①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7分)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           的结果。?

(2)毒蛋白对人畜无害,但能使棉铃虫致死,从蛋白质的特性看,蛋白质具有   性。?

(3)“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         。?

(4)“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

(5)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

(6)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来源于      。?

(7)题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             。?

(8)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          。?

(9)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针线”是     ,基因的“运载工具”是        。?

(10)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      。?

有害方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图A、图B分别是植物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它们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表示的是叶绿体的内膜,图B表示的是线粒体的内膜

B.图A和图B都能产生[H]和ATP等物质

C.图A膜上有光反应的全部色素和酶,图B膜上含有氧呼吸的所有酶

D.CO2浓度对图A结构和图B结构所在细胞器的生理功能都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离发生在

A.间期和末期            B.前期和后期   

C.间期和中期            D.间期和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