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将基因型为Aa的植株的花粉和基因型为Bb的植株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可以得到多少种基因型不同的细胞
A.6种 B.8种 C.10种 D.1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探究果胶酶用量的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调至最适pH B.随着酶量的增加果汁产量持续增加
C.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可以果汁的澄清度作为应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营养物质和激素。营养物质包括___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和________两类植物激素。
(2)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A和B阶段主要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B阶段除了细胞分裂外,还进行细胞_________等。
(3)此过程要无菌操作,主要是指对______进行灭菌消毒,B阶段需要光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试管苗的根细胞没有叶绿素,而叶的叶肉细胞具有叶绿素,这是基因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2—5表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
动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
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
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
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下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__过程,②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X代表的是________,③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________过程。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________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________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对植株甲进行______________,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________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___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___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
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在45℃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上会起“鸡皮疙瘩”,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_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_________________大量内流而形成 ____________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温带地区的秋末冬初,树叶纷纷脱落,与此生物现象密切相关的激素是( )?
①赤霉素 ②乙烯 ③细胞分裂素 ④脱落酸?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