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酵母菌CO2的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曲线,此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产物为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利用糯米饭酿酒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糯米饭制成酒后,质量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
A.3种 3∶1 B.3种 1∶2∶1
C.9种 9∶3∶3∶1 D.9种 1∶4∶6∶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 接种菌型 | 加入S型菌物质 | 培养皿长菌情况 |
① | R | 蛋白质 | R型 |
② | R | 荚膜多糖 | R型 |
③ | R | DNA | R型、S型 |
④ | R | DNA(经DNA酶处理) | R型 |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有关普通洗衣粉和某种加酶洗衣粉对洗涤物效果是否相同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该实验可证明:
(1)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效果好的组合方式是 。能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是 。
(2)此探究实验设计体现了 原则、 原则。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
(3)根据你对酶作用特点和温度关系的理解,试为加酶洗衣粉编写“使用指南”。
。
(3)加酶洗衣粉使用注意事项:(温度除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液中蛋白质析出的种类和总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
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 | 析出的蛋白质 |
15~20 | 甲蛋白 |
23~30 | 乙蛋白 |
25~35 | 丙蛋白 |
38~40 | 丁蛋白 |
请据表回答:
(1)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2)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________(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写出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丁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
(5)如果蛋白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铵。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硫酸铵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坐标图,当光合作用相关因素改变后,a、b、c点的移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植物体缺Mg,则对应的b点将向左移
B.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则 温度由25℃上升到30℃时,对应的a点将下移,b点将右移
C.若原曲线代表阳生植物,则阴生植物对应的a点、b点、c点将分别向上移、左移、左移
D.若实验时将光照由白光改为蓝光(光照强度不变),则b点将向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