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下列有关麻风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②形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③遗传物质是RNA ④遗传物质DNA只分布在拟核中 ⑤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A.①③④ B.②⑤ C.②④ D.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问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c.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在基因的指导下合成
D.蛋白质的结构不能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 鉴定对象 | 试剂 | 颜色 | 水浴加热 | 生物材料 |
A | 淀粉 | 碘液 | 蓝色 | 无 | 脱色的材料 |
B |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需要 | 含糖量高的白色植物组织 |
C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需要 | 豆浆、牛奶、鸡蛋清 |
D | DNA | 甲基绿 | 绿色 | 不需要 | 口腔上皮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XY(♂)个体为杂合子,XX(♀)个体为纯合子
B.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
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
D.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几率是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
A.干扰减数分裂的进行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D.使细胞连续进行染色体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获得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育种专家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源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研究。他与其他育种专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对小麦新品种的染色体组成研究发现,偃麦草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了普通小麦的染色体上。如图表示他们育种的主要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育种过程中获得的杂种种植后一定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面积种植杂种的目的是要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的小麦新品种。
(2)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特殊的气候条件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的事实,突破了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发现具有抗病的小麦的抗性基因和影响产量(高产和低产)的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①将大面积种植前的抗病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其后代中抗病小麦与不抗病小麦数量之比为________。
②若该抗病小麦自交,则其后代性状表现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高产杂合的普通小麦通过育种专家李振声培育,得到高产抗病的小麦,现将此高产抗病小麦与低产普通小麦多次杂交,得到的都是高产抗病和低产不抗病的小麦,请解释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个体水平检测,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鉴定抗病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遗传科学家率先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水稻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水稻基因组计划要研究的DNA分子数为( )
A.48个
B.24个
C.13个
D.1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下列细胞结构中可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