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C.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而传递兴奋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是肽链以一定方式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
B.所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C.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之一是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都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需用 处理,
以获得原生质体,融合完成并成功产生杂交细胞的标志是 。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幼龄动物组织或胚胎,理由是 ;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手段是 。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则应在小鼠身体注射相应的抗原,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生成了A细胞,则A细胞为 ,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 。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 或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
(4)如果该过程表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且A是精子,则A需要经过 的过程,B则必需发育 时期才能与A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内的脂质具有的功能( )
A.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
B.是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C.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D.催化体内能源物质分解,利于机体抵御寒冷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32P标记二倍体水稻体细胞(含24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内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 B.12 C.24 D.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够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当时,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带有荚膜的可以引起肺炎并致人死亡的S型细菌和没有荚膜、没有毒性的R型细菌。为了判断S型细菌毒性是不是由荚膜引起的,格里菲思进行了3组实验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注射了S型活菌的小鼠死亡;注射了R型活菌的小鼠存活下来了;注射了低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小鼠也存活下来了。按照预先的设计,实验可以到此结束,但或许是一时兴起,也或许是灵感突发,格里菲思又顺手做了一组实验——将低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这似乎是个毫无悬念的实验,但结果却让格里菲思大吃一惊——小鼠死亡了。检查死鼠血样,发现其体内竟然存在S型活菌。
(1)肺炎双球菌初次进入小鼠体内后,一般先要经过________的摄取和处理,将其内部隐蔽的________暴露出来,并呈递给T细胞。
(2)小鼠体内能产生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与产生抗体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
(3)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一想法:
实验目的:验证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
实验原理:动物体受到外界抗原性物质刺激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将抗原消灭。
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S型活菌、R型活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不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来实现的
C.b和a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虽然其成分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B.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分离后得到四条色素带,其中呈蓝绿色的是叶绿素b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KN0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现象会更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下实验可行的是
A.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替代洋葱根尖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B.用番茄汁替代苹果汁做还原糖鉴定实验
C.用丙酮替代乙醇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D.用小麦种子替代花生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