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甲状腺激素在恒温动物体温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时,一般不会出现( )
A.有机物分解加强 B.O2消耗量增加
C. ATP形成增多 D. 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糖类的生理作用的下列概括中,有错误的是 (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糖元是植物储备的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型N1H1是一种呼吸到传染病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型N1H1病毒感染力很强,可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繁殖
B.当B细胞受病毒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C.防止该病毒传播的最好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和进行预防接种
D.感染该病毒后产生的抗体,不能识别其他变种的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
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
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
光照强度(klx) | 1.0 | 3.0 | 5.0 | 7.0 | 8.0 | 10.0 |
CO2变化量[mg/(100 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A.光照强度为1.0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0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C.光照强度由5.0 klx增强至7.0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0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棉花全株中存在一种有毒物质棉酚,能防御害虫的吞食,棉铃虫的P450基因合成一种酶,将棉酚的毒性化解,从而肆无忌惮地取食棉花。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种植,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而棉蚜、棉盲蝽、红蜘蛛等害虫却上升为主要害虫。棉花为人类提供纤维和棉籽油外,棉籽壳含纤维素45%,是理想的天然综合培养基,可用于培养食用菌,生产食用菌后的菌渣,含有大量菌丝体,是优良的饲料和肥料,棉花秸秆含木质纤维60%,可用于沼气发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合成棉酚能防御害虫,棉铃虫能化解棉酚的毒性,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植物与害虫之间是 ▲ 的关系;转Bt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可能会引起 ▲ 等
安全问题。
(2)食用没有经过精加工的棉籽油后会出现恶心、呕吐、下腹疼痛、头晕、下肢麻木、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棉铃虫基因对棉籽油加工可能存在的应用前景是 ▲ 。
(3)针对推广抗虫棉种植后棉田病虫害发生的新情况,农业技术部门应及时掌握害虫种类
及种群数量动态变化,适宜的调查方法是 ▲ ;防治棉蚜、棉盲蝽、红蜘蛛等害虫
以利用其天敌为主,这是运用生态工程的 ▲ 原理。
(4)为提高种植棉花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请用箭头和简要文字补充完成下面生态系统
中物质利用的模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 环境中的增长。
(2)B曲线呈“S”型,表示种群在 环境中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 。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这是 的结果。
(3)若“S”曲线表示某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增长曲线,那么,K点以后,曲线出现平区的原因是 。
(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为什么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 。对此,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操作不能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是( )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无水酒精消毒
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后,要密封充气口
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