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二: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三: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四: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
(2)写出实验一(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二(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人体C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C
C.正常情况下,人体内D的含量大于A+B+C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
A.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B.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C.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32.5 ℃时,蝗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最窄
B.温度为35 ℃时,相对湿度90%更有利于蝗虫的生存
C.在一定范围内,蝗虫生活的最适湿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D.温度与湿度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效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Bb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 )
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
②上述育种方式包含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③最终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④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个实验,最初时各个试管中小球藻的量相同,请回答:
|
|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阳光下。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B、C两试管哪个更绿 。
写出此时A瓶中酵母菌主要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反应式
②实验中B试管的小球藻能长时间存活吗? ,为什么
。
(2)实验二: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固定的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该实验中是通过控制 来探究 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Ⅱ4和Ⅱ5是直系血亲,Ⅲ7和Ⅲ8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B.若用A、a表示关于该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一定为AA
C.由Ⅰ1×Ⅰ2→Ⅱ4和Ⅱ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D.由Ⅱ5×Ⅱ6→Ⅲ9可推知此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父方减Ⅰ中 B.母方减Ⅰ中
C.父方减Ⅱ中 D.母方减Ⅱ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