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 )
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
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
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
D.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尿崩症患者因某种激素分泌不足,每天尿量可多达十几升,且尿液的渗透压低于正常人,这最可能是下列哪种器官或组织病变所致?( )
A.下丘脑—垂体 B.肾上腺
C.肾脏 D.胰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值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的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C.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或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上所述的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可以经过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
①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①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了实现燃料供应来源多样化,如今,发展长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如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等的计划已经被列入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之中。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C4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用甘蔗外植体为材料进行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请在下表中填出操作步骤第三步的名称。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 第五步 | 第六步 | |
主要操作步骤 | 配置培养基 | 外植体消毒 | 培养 | 移栽 | 栽培 |
(2)若上述过程是在中学生物组培实验室里进行的,则第三步需要使用酒精(包括酒精灯)。酒精(及酒精灯)在此的两个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2分)
(3)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将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配置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还要额外添加________________,并将pH值________,然后添加琼脂,在进行灭菌处理后,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并涂布平板划线。
步骤4:筛选突变菌:挑选____________________菌落,即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酵母菌。
(4)当第四步结束后,获得了大量幼苗。在此过程中,外植体通过脱分化产生________,然后通过调整植物激素比例,进行__________,形成具有芽和根的幼苗。
(5)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它们__________________。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生物分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2分)
(6)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入DNA聚合酶的作用是:从引物的3′'端开始催化__________________。
(7)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1)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的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法。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___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_____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______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
(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____________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甲、乙是两种濒危药用植物(二倍体)。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植物甲、乙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解决了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这表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由叶片等材料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1和2分别是植物甲、乙的萌发花粉粒和未受精胚珠的示意图。
在分离珠被细胞的原生质体时,通常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除细胞壁。其原理是利用了酶的________性质。如果将上图1中的1个精子与上图2中的1个________细胞或2个________融合,可培育出三倍体植株。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三倍体植株的幼苗,可能获得药用成分较高的六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生长素浓度(mg/L)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 0.5 | 3.6 | 5.5 | 6.4 | 5.2 | 3.1 | 0.4 | 0.2 |
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