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图10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2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表格 2
实验时间/min | 液滴移动距离/mm |
10 | 0 |
15 | 32.5 |
20 | 65 |
25 | 100 |
30 | 130 |
35 | 162.5 |
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20 min~30 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3/min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厌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9所示U形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如果再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和颜色变化如何?( )
A.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砖红色现象
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砖红色现象
C.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D.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了温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上图8所示)。根据曲线所得到的结论是( )
A.光合速率最低的是c点,呼吸速率最高的是b点
B.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点,最小的是c点
C.b点的光合速率为零,c点光合速率最大
D.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b点和c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7表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跑步距离越长,厌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B.1500米跑时,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当
C.100米跑时,所需ATP主要由需氧呼吸产生
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盛有3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加入10 g新鲜的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将整个装置(如图6—甲)置于25℃环境中,采用排水集气法测定产生的CO2,结果如图6—乙中曲线I所示。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改变某条件后,结果如图乙中曲线Ⅱ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最可能是( )
A.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B.换用较小容积的锥形瓶
C.将温度升高到50℃ D.换用3%的葡萄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5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1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RuBP(C5)含量将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将带“皮”的幼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图4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伸缩性相对较强。判断30分钟后可能出现的形状变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测定下列哪项可简便且准确判断贮存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 )
A.有无酒精的生成 B. 有无水的生成
C. 有无有机物消耗 D. 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在动物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识别和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