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ATP,②③过程需要消耗ATP
C.①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含氧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新鲜菠菜叶片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温度、含氧量分别为10 ℃、1.0% 的条件下测得的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B.为了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光照,使实验环境处于光照状态
C.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受酶或线粒体数量的限制
D.就表中数据分析和推测,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最可能为温度0 ℃、氧含量为3.0%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欲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滤纸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烧杯底部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2)来表示
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右图为ATP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酶1和酶2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后,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 H 被氧化成H2O,则O2的消耗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 )
A.h1>h2,M1<M2 B.h1<h2,M1=M2
C.h1>h2,M1>M2 D.h1<h2,M1>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细胞的膜系统内外都有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
B.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都能生成ATP
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衰老时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D.细胞质中的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具膜小泡发生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据图可确定①为既耗能又需载体的主动运输
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③两种方式被吸收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胞吞方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的流动性发生明显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C.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D.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不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