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体内缺少钠盐时,会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甚至胸闷。这个事实说明无机盐的作用( )
A.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结构 B.调节细胞的pH值
C.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 双缩脲试剂 | 碘液 | 斐林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甲、乙混合 | + | +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鸡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其显隐性关系未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也未知,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用字母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群自然放养的鸡群,雌雄均有性成熟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个体若干,请你设计杂交实验,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若芦花羽毛为显性,非芦花羽毛为隐性,现有性成熟的纯种芦花羽毛和非芦花羽毛雌、雄个体数只,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最多只设计两代杂交组合实验)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②若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③若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用遗传图解分析预测实验结果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种群Ⅰ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______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Ⅰ基因库中的________发生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2)由图1可知,种群Ⅰ和种群Ⅱ(选填“是”或“不是”)________同一物种。
(3)根据图1两个种群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种群2中具有基因型______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基因A和a在该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发生变化是______的结果。
(4)图2中的甲虫具有多种体色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据题回答:
(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
①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________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②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学基础是________。
(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①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经过长期的____,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___,有利的变异则逐____,从而使种群的___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____决定的。
④这个种群是否形成了新的物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其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32P?_____。
(2)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①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仍存在于______。
②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给T2噬菌体标记上32P的实验:
①配制适合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体,其体内的________被标记上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请分析并回答:
(1)摩尔根利用果蝇群体中出现的一只白眼雄性果蝇,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系列杂交实验。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亲本 组合 | 红眼♀×白眼♂ ↓ |
|
|
F1表 现型及 比例 | |||
F2表 现型及 比例 |
①从实验一的结果分析,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定律。但实验一F2中眼色的性状表现与___相关联。
②摩尔根由此提出以下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表中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结果)对支持其假设起到关键作用。
③实验证明摩尔根的假设是成立的。若用B、b分别表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则实验一中F2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 _;欲检测实验一中F1红眼雌果蝇眼色的基因组成,所选用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__,表现型是_____。
(2)果蝇的正常翅和缺刻翅是一对相对性状,观察缺刻翅果蝇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果蝇翅形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这一变异有纯合致死效应,在果蝇的群体中没有发现过缺刻翅的雄性果蝇,由此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3)上述果蝇遗传实验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