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底物可以用过氧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I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II图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有关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I图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DNA分子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着丝点分裂
B.II图中丙和丁细胞处于I图中的CD段
C.II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和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组成1个染色体组,①和④是1对同源染色体,甲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D.II图中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是常染色体,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一定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图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乙图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研究人员通过一定方法将菠菜叶磨碎,分离出全部叶绿体和残留的细胞质,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②、③、⑥三物质依次是氧气、水、二氧化碳
B.甲图中(二)、(三)过程均能产生大量的ATP
C.乙图能发生细胞呼吸过程的试管有A
D.乙图能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试管有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图表示温度对绿色植物代谢的影响,光照相同时间,约在26℃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
B.甲图表示温度对绿色植物代谢的影响,温度为20℃时,每天光照10小时,植物不能生长
C.若乙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脱落酸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D.若丙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若在d点之后通过硬化地面、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将使K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⑤与⑥的基因相同,而细胞内的mRNA不完全相同
B.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一定会导致人体的衰老和死亡
C.⑤内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下列有关结核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结核杆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B.结核杆菌细胞内核酸分子的碱基组成是嘌呤之和等于嘧啶之和
C.患者体内接触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
D.结核杆菌抗药性个体的数量增加主要是抗生素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 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 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
(1)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有不同的途径:
①H1N1侵入人体细胞后,被__________细胞识别,这种信息传递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
②大脑皮层与结构A之间是通过信息分子____________实现联系的,结构A与垂体之间通过信息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联系。
(2)大脑皮层直接对A发生作用属于__________调节,A通过垂体对B发生作用属于__________调节;当③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________作用。
(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 。此外,还必须以 作实验用具。
(2)实验步骤
①设置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 ,再依次滴入等量 ,测量pH并记录填表。
③对B组 。
(3)结果预测
A组: 。
B组: 。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左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右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红细胞裂面A抗原 | 抗原决定基因 | |
血型A | 有 | (显性) |
O | 无 | (隐性) |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 (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II-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 。母婴血型不合 (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II-2的溶血症状较II-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 ,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II-2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 。
(3)若II-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