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
(2)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下表:
①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D水样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②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湿地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的关系如下图。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
(1)已知各种植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从2001—2007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________________增长,2006—2007年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及增长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和沙棘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地点 | 土壤肥力 | 土壤含水量 | 沙棘叶片光合色素总量(mg·g-1) | 沙棘日平均光合速率(释放O2mg·m-2·h-1) | |
有机质含量(%) | 氮含量 (%) | 表层~60cm(%) | |||
山坡地 | 0.595 | 0.015 | 7.0 | 2.44 | 960 |
河滩地 | 0.202 | 0.003 | 15.0 | 2.82 | 1280 |
研究者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设计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3)根据表中调查结果可知,山坡地沙棘一平方米叶片一昼夜能积累糖类________________mg。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光合色素含量越高,沙棘的光合速率越高,树的长势越好,越有利于抗虫。
(4)昆虫是变温动物,幼虫的生长发育受温度影响很大。土壤含水量高能够促进沙棘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使沙棘树温降低,抑制沙棘木蠹蛾的生长发育。
(5)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具体措施(只答一种)来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种群密度,同时也不造成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
甲种群 | 4490 | 4120 | 67 | 10 |
乙种群 | 0 | 120 | 3210 | 4500 |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这对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自身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并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2)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4)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
(5)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之间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是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一个在光下保持稳定的小生态瓶,移入黑暗中保持较长时间。该生态瓶的变化是()
①瓶中的生物总量增加;②系统的总能量在开始时最大;③演替将发生,最后达到稳态,保持能量流动④演替将发生,但最后所有生物将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作用
D.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B.引入多个外来物种在江苏沿海滩涂地种植后,并迅速扩散繁殖,该滩涂生态系统的抵力稳定性一定增强了
C.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D.草坪、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可在每天的不同时间从培养瓶中吸出等量的培养液进行计数
B.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瓶轻轻震荡几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当地当时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依据
C.影响人口数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其自然生理基础,而与社会制约因素无关
D.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