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右图,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点处能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
B.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 |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R点应下移 |
D.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左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纸层析装置(a一铅笔画线;b一滤液细线),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有ATP的分解,但不能合成ATP的部位只有叶绿体基质 |
B.在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CO2的固定、蛋白质的合成等生化反应中,一定是在细胞器中完成的是蛋白质的合成 |
C.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
D.在细胞的吸能反应、放能反应和主动运输Ca+的过程中,能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的地方分别是
A.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
B.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
C.①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
D.①③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人体内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
①乳酸的生成 ②丙酮酸的生成 ③水的生成 ④二氧化碳的生成 ⑤ATP的生成
⑥葡萄糖的分解 ⑦丙酮酸的分解 ⑧水的分解
A.①③④⑥⑦ | B.②③④⑤⑧ | C.③④⑤⑦ | D.③④⑤⑦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
B.糖类氧化分解时所有的能量转化成ATP中两个磷酸键的化学能 |
C.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每一阶段都有ATP生成 |
D.叶肉细胞叶绿体能合成ATP,为细胞中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
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分别对图中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A表示pH与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关系 |
B.B表示一天24小时内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
C.C表示大气中氧气浓度与植物组织内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
D.D表示氧气浓度与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量的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致范围,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如图甲),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下面a~d四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位于下列哪两个细胞之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