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有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
B.给丙注射胰岛素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
C.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肌糖原大量分解成葡萄糖的结果 |
D.用斐林试剂检测甲、乙、丙空腹时的尿样,可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无色、砖红色、砖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b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
A.不会发生偏转子 | B.发生一次偏转 |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
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
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HCO3—、HP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
C.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是碳
B.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C.ATP、脱氧核苷酸、内质网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0、N、P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
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
C.甲、乙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
D.乙组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确定①为不耗能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 |
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③两种方式被吸收 |
D.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某一非绿色器官在氧气浓度分别为a、b、c、d时,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浓度为a时最适宜于贮藏该器官 |
B.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的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
C.氧气浓度为c时,该器官的无氧呼吸最弱 |
D.氧气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