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1。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我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克服了汶川地震影响,取得喜人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24日,人工圈养大熊猫已达268只,而以长期合作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
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小组的同学准备制作一个生态瓶,为使它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一位同学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所用瓶子应是透明的,以便使瓶内生物得到充足光照? |
B.瓶内生物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C.瓶内绿色植物越多越好? |
D.瓶内各生物之间应存在营养上的联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
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
C.流经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限制因素图解,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只有光、水、CO2、矿质营养 |
B.在晴朗的夏天,CO2浓度往往成为植物固定太阳能的限制因素 |
C.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净生产量的10%~20% |
D.图中的“营养”是指落叶和枯枝中能被植物再利用的有机营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A.努力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 |
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
D.食物链延长,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 ]
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分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人的食物结构示意图(图甲)和草原物种数与样方面积关系图(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常出现成群的黄羊发生季节性大迁徒,决定这种现象的生物因素主要是食物 |
B.在图甲中,如该地区人的膳食结构为:70%植物、20%草食动物、10%肉食动物,若能量传递率为10~20%,则人获得能量至少占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的1/127 |
C.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所以在确定样方面积时,应取S2为宜 |
D.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草本植物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依图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为(n1+n2+n3)/3S0株/m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