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届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3H标记某植物(假设体细胞含12对同源染色体)的花粉粒细胞和根尖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细胞分裂后期,结果会出现( )
A.花粉粒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含3H | B.根尖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含3H |
C.花粉粒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含3H | D.根尖细胞中有48个DNA分子含3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水流人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
B.控制废水流人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
C.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 |
D.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把每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产生免疫反应 |
B.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细菌失去活动能力 |
C.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
D.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人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人体内几种类型的细胞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些细胞最初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 |
B.这些细胞的结构己发生很大变化,但仍属于真核细胞 |
C.这些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
D.这些细胞在功能上是相似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在不少国家迅速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H1N1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 B.有无细胞结构 | C.有无细胞壁 | D.有无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卷 题型:单选题
19 世纪,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A.细胞的多样性 | 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
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 D.生物界的多样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名称中,不属于生命系统中细胞层次是
A.一个精子 | B.一个卵细胞 | C.抗体 | D.一个蓝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某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比为1:1)( )
A.1000人 | B.700人. | C.900人 | D.800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芳(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小芳有关的部分家属患病情况调查。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家系成员 | 父亲 | 母亲 | 弟弟 | 外祖父 | 外祖母 | 舅舅 | 舅母 |
患病 | √ | √ | | | √[来源:学|科|网] | | |
正常 |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