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中高三10月份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中高三10月份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噬菌斑(如下图1)是在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后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出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连续取样、在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测得T4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2。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噬菌体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开始侵染细菌 |
B.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
C.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
D.限制d~e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细菌几乎全部裂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中高三10月份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中高三10月份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下列不属于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A.合理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 B.正确地判断出基因与染色体存在![]() |
C.恰当地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 D.巧妙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中高三10月份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豌豆种子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取F1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正确的分析是
A.花粉离体培养形成植株A,说明植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
B.由花粉离体培![]() |
C.植株A高度不育,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
D.秋水仙素处理植株A的根部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中高三10月份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中高三10月份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为某细胞的分裂图像,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1号染色体上含有基因W,则2号染色体上含有基因w的可能性很大
B.该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完成分裂后,细胞中的染色体、DNA、线粒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D.若该细胞为某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高度不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
A.DNA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中高三10月份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右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9/64 B.8/64 C.1/64 D.27/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中高三10月份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大豆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现有一株紫花大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选另一株白花大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白花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
B.选另一株白花大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紫花,则甲为纯合子 |
C.让紫花大豆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白花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
D.让甲与多株紫花大豆杂交,子代中若紫、白花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