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② 一种抗原不仅可以和相应的抗体结合,也可以与产生抗体的效应细胞结合
③ 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④ 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
⑤ 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⑥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⑦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A.①③④⑥ | B.①④⑥ | C.②⑤⑦ | D.②⑤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 |
B.运动时的产热器官是肌肉,平静时的产热器官是内脏 |
C.人体体温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
D.夏天洗热水澡后比洗凉水澡后身体散热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①④⑥ | D.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中如果A接受刺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会引起E收缩? |
B.神经细胞C与D的兴奋是同步的 |
C.在B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
D.一般情况下,E中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甲、乙、丙、丁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 | B.丙和丁 | C.甲和丙 | D.乙和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 | B.3/5 | C.1/4 | D.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P | F1 |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
A.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 |
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 |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