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中进行复制,当测得含有15N的DNA分子数为12.5%时,该DNA分子的复制次数是( )
A.1 | B.2 | C.3 | D.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16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 )
A.1个 | B.2个 | C.15个 | D.16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
C.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D.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主要包括4个步骤:
①将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与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
A.①②④③ | B.④②①③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错误叙述是( )
A.原料和酶来自细菌而模板来自噬菌体 |
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此事实说明( )
A.基因是生物体性状的载体 |
B.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
A.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联会→着丝点分裂 |
B.联会→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
C.联会→复制→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
D.复制→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湖北省新洲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10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 |
B.经调查该种群在第10年时为n,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n |
C.该种群在20年内呈“S”型增长 |
D.经调查该种群在第20年时的出生率为m,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死亡率约为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湖北省新洲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 B.种群在理想状态下呈“J”型增长 |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 |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