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 |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来源: |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 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甲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棚内植株在b点时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之比(体积比),其中正确的是
Z&xx&k.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
B.乙图可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
C.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
D.丁图可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1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中CO2、O2的来源和去路,找出图1在图2中的位置
A.AB之间 | B.BC之间 | C.C点以后 | D.B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细胞呼吸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有氧呼吸分解等质量的糖元和脂肪,后者 |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被[H]还原为乳酸,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
C.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内也存在基因表达的过程 |
D.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细胞呼吸,流入生物群落的能量最终散失到无机环境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条件后,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
B.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 |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ADP比值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