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H),一对夫妇生有3个子女,其中男孩、女孩各有一个表现型正常,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
A.XHXH×XHY | B.XHXh×XhY | C.XhXh×XHY | D.XHXh×XH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
B.图中的全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
C.图中⑤没有反密码子 |
D.图中②上的G与③上G所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 |
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 |
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
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 )
A.1个RNA、2个DNA B.3个DNA C.1个DNA、2个RNA D.3个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男性不存在携带者 | B.表现为交叉遗传现象 |
C.有隔代遗传现象 | 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是色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现有甲、乙两株豌豆,甲为黄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乙为绿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由于害虫导致乙的雄蕊破坏,通过杂交后,乙所结种子再种下去,则长出的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及子叶表现型之比分别为( )
A.绿∶黄=1∶0黄∶绿=3∶1 B.黄∶绿=1∶0黄∶绿=3∶1
C.黄∶绿=3∶1黄∶绿=3∶1 D.黄∶绿=1∶0黄∶绿=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⑤ | D.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 )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离 |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
C.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
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的体内,不能使它致病的( )
A.S型活细菌 |
B.高温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的混合液 |
C.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的混合液 |
D.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R型活细菌的混合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兰天班) 题型:单选题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改变 |
B.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D.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