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表:
肽类化合物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名称 | 催产素 | 牛加压素 | 血管舒张素 | 平滑肌舒张素 | 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氨基酸数目 | 9个 | 9个 | 9个 | 10个 | 13个 | 22个 |
A.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 |
B.表中③与④、⑤与⑥虽然功能相似,但各具专一性 |
C.⑥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22种 |
D.假如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如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甲性状个体为杂合体的实验组是
A.♀甲 × ♂乙 → F1有甲性状 | B.♀甲 × ♂乙 → F1有乙性状 |
C.♀乙 × ♂甲 → F1有甲性状 | D.♀乙 × ♂甲 → F1有乙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四种,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可能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抓取完后,不用把小球放回去
D.在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A.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 B.F2表现型的比例 |
C.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 D.F1表现型的比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人说:“转基因动物所转移的只是生物界中原来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它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上述说法中是否是“同一物种”,关键应该看转基因生物与原来的生物是否具有
A.生殖能力 | B.地理隔离 | C.生殖隔离 | D.能否杂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药物中,不是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是
A.干扰素 | B.白细胞介素 | C.青霉素 | D.乙肝疫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目的基因的获取途径不包括
A.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
B.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
C.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
D.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获取目的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紫花植株必须具有A和B基因 |
B.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理论比为3:1 |
C.花色只与基因A和基因B有关,和其他的无关 |
D.生物的性状可以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基因来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6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 |
D.c点时该植物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