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
A.协调与平衡原理 | B.物种多样性原理 |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D.整体性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在中国领土上大量培养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菌痢等一系列能使人致命的传染性病菌,并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下列有关这些病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遗传物质有的是DNA,有的是RNA |
B.细胞内都有核糖体 |
C.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
D.细胞壁的成分和植物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单选题
右图中甲、乙、丙可表示生物个体、细胞或结构成分,
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噬菌体,乙为大肠杆菌,丙为蛋白质和DNA,②过程体现中心法则的部分内容 |
B.甲为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联会发生在①过程 |
C.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幼苗,③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
D.甲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素,丙为血糖,过度饥饿时,①过程加强,②过程减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茎的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弯曲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B.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
C.赤霉素和乙烯分别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
D.作为除草剂的2,4—D是一种植物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单选题
下图甲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
A.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3 |
B.在甲图中的a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 |
C.在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 |
D.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单选题
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待其DNA完全标记上,15N后转移到含有14N 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9小时,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 例为1/32,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
A.1小时 | B.1.5小时 | C.1.8小时 | D.2.25小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发生在间期 |
B.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在核糖体内同时存在三种RNA |
C.脱水缩合生成的水,其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
D.一条90个碱基构成的mRNA作为模板最多能合成由30种氨基酸构成的多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 ( )
①体外受精技术 ②胚胎移植技术 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 ④克隆技术
⑤转基因技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哪项技术来讲的 ( )
A.克隆人 |
B.设计试管婴儿 |
C.转基因动物 |
D.基因组计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