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在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
A.3 | B.4 |
C.9 | D.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 | 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
C.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 |
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
B.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
C.聚乙二醇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
D.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基因治疗是指 ( )
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提供营养,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导入水稻,可以使米粒含有β一胡萝卜素,称为“金色大米”。这种“金色大米”形成的全过程中可以不需要的酶是 ( )
A.限制性内切酶 | B.DNA连接酶 | C.RNA聚合酶 | D.逆转录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 )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 ③预期蛋白质功能
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①③ | C.③①④② | D.③④①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基因工程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
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外源基因连接 |
C.能进入宿主细胞中并控制其新陈代谢过程 |
D.在限制酶切点外必须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述有关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
C.目的基因是指重组DNA质粒 |
D.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地进行表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四个必要条件是( )
A.目的基因限制酶运载体受体细胞 |
B.重组DNA RNA聚合酶限制酶连接酶 |
C.工具酶目的基因运载体受体细胞[来源:Z,xx,k.Com] |
D.模板DNA mRNA质粒受体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