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 )
A.利用动物克隆技术克隆人 | B.通过基因治疗手段治疗人类的遗传病 |
C.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效确认身份和侦破案件 | |
D.利用人类基因序列,生产基因工程产品、分析病理、治疗疾病[来源:学§科§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关于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
B.植物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
C.动物细胞培养最常用于进行动物的无性生殖 |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人凝血因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目的基因 |
B.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进入羊受精卵细胞后,其传递和![]() |
C.在该转基因羊体内,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聚合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
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
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 |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 |
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
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 |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形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 B.花色基因的![]() |
C.细胞的![]() ![]() | D.细胞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B.9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3 |
C.7号与8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几率是1/6 | D.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