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l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总数的( )
A.1/4 | B.1/6 | C.1/8 | D.1/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A.①③④⑤ | B.②③④⑥ | C.①③④⑥ | D.①②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
B.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相连的 |
C.不同DNA分子中(A+T)/(C+G)比例是不变的[来源:学科网ZXXK] |
D.DNA分子是以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排列为基本骨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某种牛,基因型AA的个体是红褐色,aa的个体是红色,基因型Aa的个体,雄牛是红褐色,雌牛是红色。现有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2头红色小牛,此二头小牛性别是( )
A.全为雄牛 | B.全为雌牛 | C.一雌一雄 | D.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右图1是对一群果蝇体内某一正常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图2、图3
则是对两只变异类型果蝇相应染色体的基因测序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果蝇发生了基因重组 |
B.图2果蝇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
C.图3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果蝇图1中的朱红眼基因与图2中的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 )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
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
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
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正常w ww.ks 5u.c om情况下,细胞内能够发生的是( )
A.一个DNA分![]() |
B.一个DNA分子通过转录形成多种不同的mRNA分子![]() |
C.一种密码子翻译成多种不同的氨基酸![]() |
D.一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 )
(1) 此动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4条;
(2) ②中发生了孟德尔遗传规律所描述的基因行为;
(3) ③细胞内出现细胞板结构
(4) ④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A.(1)(2)(3) | B.(2)(4) | C.(1)(2) | D.(1) (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 题型:单选题
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
A.1/4 | B.3/8 | C.5/8 | D.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