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值 |
B.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
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
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 |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
C.微生物不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
D.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③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男性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以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07年5月《新明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结果( )
①突触小体中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人由于多饮、多尿,从而引起多食 |
B.将1ml班氏糖定性试剂和病人尿液混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
C.病人一般因胰岛素分泌较少,使得葡萄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 |
D.合理运动、控制饮食及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根治糖尿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B细胞 |
B.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 |
C.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出的记忆细胞的功能相同 |
D.B细胞和T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导致功能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拉松运动员在长跑时,肌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 |
B.人体内磷脂合成受阻是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
C.当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
D.参加短跑等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A.DNA分子中的⑤⑥⑦⑧依次代表A、G、C、T
B.①②③构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当DNA复制时,DNA连接酶催化④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再发生基因突变 |
B.基因突变会使人患遗传病,所以对人类来说,变异都是不利的 |
C.非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导致的变异叫基因重组 |
D.无籽西瓜的培育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