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地欲通过人工造林使荒坡逐渐演替为森林。如图表示演替过程中某些生物指标。下列描述全部正确的是
A.b为生态系统的生物量,a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
B.b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a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
C.b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a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
D.b为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a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不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时,有些会分泌化学亲和物质,使生长相互促进;有些分泌毒素或防御素对邻近植物产生毒害。为了研究洋葱和甜菜之间能否混种,下列相关设计思路不正确的是
A.应用洋葱、甜菜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进行对照 |
B.各组植物生长的温度、光照、土壤条件应相同 |
C.通过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
D.用洋葱与甜菜的株高差作为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照实验是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下实验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 |
B.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浓度的效果分别用龙胆紫液和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 |
C.研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0℃、60℃和100℃条件下进行 |
D.研究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分别在等量等浓度的乙烯利和生长素处理下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曲线变化的描述
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B点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长浓度 |
B.乙图A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性个体,而B点时害虫存在抗药性个体 |
C.丙图可表示肠脂肪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 |
D.丁图曲线A点时,人的胰岛A细胞分泌功能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较易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 |
B.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所形成的效应B细胞不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
C.记忆细胞在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 |
D.艾滋病、风湿性心脏病都是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最大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 一部分 |
B.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 量传递效率 |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
经—肌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