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单选题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是因为它( )
A.显著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 D.酶提供了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
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图6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影响根的表皮细胞吸收K+的主要因素是 ( )
①表皮细胞内线粒体的多少 ②土壤溶液中K+的浓度
③表皮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 ④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鱼鳔内注入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结果如图5所示。下列关于其重量变化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①在进行实验的1h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进入鱼鳔内
②在进行实验的1h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因外界蔗糖分子入鱼鳔内
③在进行实验的1h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④在进行实验的1h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蔗糖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单选题
植物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之所以具有选择性,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外界环境中离子的浓度 | B.植物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 |
C.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大小 | D.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含水量⑴10%、⑵12%、⑶14%、⑷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4个粮仓中。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 )
A.⑴ | B.⑵ | C.⑶ | D.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4 A、B、C为同一个洋葱表皮细胞在0.3 g·mL-1的蔗糖溶液中依次呈现的三种状态,则相关状态下,细胞液的浓度关系是( )
A.A﹥B>C B.A<B<C C.B=A=C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科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的变化,能说明的事实是( )
蔗糖溶液(mol/L) | 细胞变化 | ||||
0.45 | 发生质壁分离 | ||||
0.40 | 无 | ||||
0.35 | 有胀大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联系qq:3310059649。 ICP备案序号: 沪ICP备07509807号-1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08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