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B.过程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中 |
C.过程⑤⑥均需要NADP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 |
D.①③过程产生的[H]都将与氧结合产生水,过程⑧仅在线粒体中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③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不同 |
B.①②③三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②③ |
C.③过程使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没有变化 |
D.与甲相比,乙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让F2中某一中产个体自交,后代中有高产个体出现。该中产个体的基因型为( )
A.A1a1A2a2 | B.A1A1a2a2 | C.a1a1A2A2 | D.A1a1A2A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1+S3可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
B.S2+S3可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
C.若植株缺Mg,则B点右移 |
D.S2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合成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B.在细胞A处给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摩尔浓度的比值大致等于1时,未分化细胞可再分化成( )
A.芽 | B.不定根 | C.愈伤组织 | D.外植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肉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冬季课后,小李从教室走出,这时他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A.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 B.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
C.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 D.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