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1853  41861  41867  41871  41877  41879  41883  41889  41891  41897  41903  41907  41909  41913  41919  41921  41927  41931  41933  41937  41939  41943  41945  41947  41948  41949  41951  41952  41953  41955  41957  41961  41963  41967  41969  41973  41979  41981  41987  41991  41993  41997  42003  42009  42011  42017  42021  42023  42029  42033  42039  42047  170175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食物网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选项是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
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比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
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
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龙葵
3.0
2.0
0.4
0
0
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
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
C.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
D.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
C.通常情况下,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该群落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物种数量   年数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8年,我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04%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发生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幅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他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结合课本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

选项
生长素促进生长的
原理是能促进
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
A
B
C
D
细胞分裂
细胞伸长
细胞分裂
细胞伸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幼苗。云杉长成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群落演替过程表明: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适者生存
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尖端4mm切去,再将剩余1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在室温25℃下放置2天,下表显示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结果证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B.切去胚根、胚芽尖端的目的是排除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结果的影响
C.10-12~10-8mol/L的生长素溶液促进胚芽生长,大于10-8mol/L 的生长素溶液抑制胚芽生长
D.10条一组的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使实验获得较精确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