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009年7月20日报道,美国两位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比X染色体的演化速度要快得多,这将导致Y染色体上的基因急剧丢失,照此继续,Y染色体将完全消失,人类的传宗接代将会受威胁。下列细胞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人的受精卵 | B.果蝇的精子 |
C.人的初级精母细胞 | D.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
C.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D.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译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也能发生翻译过程 |
B.基因只有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才能控制性状 |
C.某人的肝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mRNA的不同 |
D.若某基因的模板链及其转录成的信使RNA共有2000个碱基,且A∶T∶G∶C=2∶1∶3∶3,则含碱基U有20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某种二倍体昆虫控制翅色的等位基因种类共有四种,分别为VA、VB、VE、v,其中VA、VB、VE为共显性基因,则昆虫的基因型种类和翅色性状种类依次分别为( )
A.4和4 | B.6和7 | C.6和9 | D.10和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若某mRNA中尿嘧啶数200个,占全部碱基的10%。正常情况下转录该mRNA的DNA片段中的腺嘌呤与鸟嘌呤数之和是( )
A.500个 | B.1000个 |
C.2000个 | D.400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德国科学家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遗传物质是RNA的艾滋病病毒(HIV)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RNA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者是RNA |
B.RN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遗传功能、催化功能等 |
C.HIV是通过自身RNA的自我复制在体外完成增殖 |
D.RNA分子中含有核糖,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雕鹗(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其中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某种纯合致死效应。现有一绿色有纹雕鹗与一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l。当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雕鹗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绿色、无纹
B.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自由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占其后代的比例为1/4
C.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无纹∶黄色有纹=1∶1
D.现有一黄色无纹雕鹗与一绿色有纹雕鹗作亲本交配,子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该双亲的交配属于测交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综合检测试题 题型:单选题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