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下列对试管婴儿技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精子和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即可移入母体子宫 |
B.采集的卵母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才能形成受精卵 |
C.成熟卵子与收集来的精子相遇形成的受精卵,需培养到一定阶段才可以移植 |
D.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和受精过程只需在体外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
D.筛选杂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
B.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
B.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不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
C.沼气池的建立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
D.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右图所示实验装置,F、G为两个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与F相比,G体积较大。二者置于盛有液体甲的大容器内,最初两个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两种液体的浓度梯度顺序为甲>乙,在下图中能显示今后一段时间F和G所接玻璃管内液面变化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 )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
B.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
C.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碱基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
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下降 |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
D.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