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与细胞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数量 |
B.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异 |
C.人体内的细胞种类很多,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
D.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是原核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 题型: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B.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C.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D.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 题型:单选题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变化是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 |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 题型: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A.池塘中的一![]() | B.青蛙的表皮细胞 |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 |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等各种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 题型:单选题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C.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 D.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 题型:单选题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 ③亚马孙丛林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① | D.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 题型:单选题
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
A.单个细胞活动 | B.各系统配合 |
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 | 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 题型:单选题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这一生命活动,这一事实说明了
A.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B.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可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
C.SARS病毒只有增殖这一生理活动依赖于宿主细胞,其他生命活动可自主完成 |
D.细胞结构使SARS病毒的增殖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泰一中北校区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设计:验证镍是小麦幼苗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小麦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1)方法步骤:
①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编号A、B;
②将A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小麦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镍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泰一中北校区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向左方 | B.向上方 | C.向右方 | D.向下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