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
C.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 D.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
B.分解者可以促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循环利用 |
C.次级消费者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 |
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T细胞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 |
B.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 |
C.艾滋病和类风湿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
D.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决定的 |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不断施用农药的结果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
D.只有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时 |
B.在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C.在时间内,种群数量为K,则在时种群的数量为K/2 |
D.若在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时种群的数量为K/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激素甲是由用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 |
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血糖利用率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
B.手受到刺激发生缩手反射时,在乙图中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C.B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
D.乙酰胆碱是一咱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症状表现为肌无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E/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生150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
A.eeFFHH | B.Eeffhh | C.eeFFhh | D.eeffh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增添了1个脱氧核苷酸对,此基因表达不可能的结果是 ( )
A.没有蛋白质产物 |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萨顿利用类比推导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C.抗V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